決定宇宙觀

從觀念史談起

很少分享心理學的東西(連結是別人的medium),只是因為我最近在看古代觀念史,就發現學者對於荷馬,以及數百年後的亞里斯多德、普魯塔克等人提出了一個「心理學看法」的證明,談到「附身」、「入聖」等概念,這讓我覺得好像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心理學這近代的產物。

心理學一直是哲學傳統內部的東西,文中提到他起源於15世紀文藝復興(沒說地點),可是要知道的是再來的16和17世紀,歐洲還是受到教會嚴重影響,而此時科學的典範也才正在轉移而已,心理學可能也花了三四百年才爭取到一個常態科學的位置,也就是他建立了一套可遵循的研究方法,並獲得世人稱之為「科學」之一的科學美名。

對於科學我們要採取什麼觀點呢?

十七世紀的牛頓機器宇宙觀明顯影響了歐洲各個領域的學界,「因此當時的心理學家提出行為主義的研究方法,並認為不應探討意識這種無法量化且模糊不清的議題,其行為主義深受當時的學界風氣支持」文中這樣說,其實反過來看為什麼要拋棄機械宇宙的思考,是因為這套用在人的身上非常笨拙,套用在任何地方也只顯得粗暴而已,反觀一下天龍國前市長的市政邏輯就大概知道為什麼「只要能解決問題就好了」這樣的機械觀是非常可怕的(我不是在臭他)

科學觀或者說現代的宇宙觀已經被科學主義操控了,取決於我們怎麼和世界互動,但我們也可以像是(以大家比較常見的)原住民一樣在進入山裡的時候和他們的祖靈打招呼,這樣與自然環境互動的生活,是把人和土地聯繫在一起的生活方式。

不過,機械觀被班雅明拿來寫了「機械複製時代」那一本專書,如果沒有牛頓、沒有工業革命、沒有布爾喬亞,許多現代的事物也不會存在。沒有觀看的視角、沒有凝視,很多對於機械的再思考的理論也都會消失。

總之我要講的是:

如果學科學只談科學,不僅會忽略掉科學視角如何採取的問題意識,也會忽略掉社會如何形構成各位看到的面貌,乃至於學科學的人最終也變成機器的結果。

世界很好玩的

宇宙觀怎麼定義,世界就有多大

--

--